读书族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(清穿同人)大清第一纨绔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46

分卷阅读146

    能会答应?”

“当然会答应。”

第76章

不管胤祚怎么说,康熙似乎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为合格的太子,于是胤祚才在家歇了一天,就被招进了乾清宫。

胤祚对着一堆折子傻了眼:“皇阿玛……”

“朕不管你和老四的那些花花肠子,”康熙道:“反正朕在位一天,你就老老实实给朕做一天太子!”

“可是儿子还有好多事要做,”胤祚诉苦道:“内务府的武备院被挪到了国营部,儿子要去实验哪种合金最适合做箭簇,哪种适合做刀剑铠甲,等确定以后,直接用钢水浇筑,比锻打要省好多银子;纺织厂要扩大规模,钟表厂才开始建……哪里都要儿子盯着,最重要的是,儿子还要办个学校,专教格物学,否则再这样下去,我这个堂堂大清太子,都要变成修理工了。”

康熙瞥了他一眼,没被他的话打动:这些事开始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,平日里这小子还不是大多闲在家里无所事事?

合金实验有专人一直在做着,一有成果就会上报给他,纺织厂那边有有经验的人监工,按着图纸造机器,他隔三差五去看一眼就成。剩下钟表厂凭的几乎全是人工,所谓建厂也就是建房子,完全不需要他cao什么心,至于水泥瓷砖那一块儿,已经完全由老十接手,更加用不上他。

还有学校,打量他不知道呢?学校老四早在一个月前就帮他建好了,已经请了洋先生在教一些基础知识。

不过看看那张皱成一团的脸,康熙还是忍不住心软,罢了罢了,反正自己还不算老,且让他先自在几日。

叹道:“折子你可以不看,但是不能不会看。那些事儿派别人去做,别人做不了的就先放放,先跟着朕处理几日政务,熟悉一下朝政再说,剩下的,朕再慢慢教你。”

胤祚大喜,才几日而已嘛!上书房十几年都熬过来了,看几日折子算什么事儿?

老老实实坐到座位上,认真看奏折。

送到御前的折子,已经被初步处理过了,简单分类不说,折子上还贴了字条——这是内阁的处理意见,俗称票拟。

胤祚的任务,就是先看折子,再看票拟,完了将自己的意见也写在上面,等着康熙审阅——与其说是看折子,倒不如说在学看折子。

胤祚憋着看了一个多时辰,便扯了康熙一起休息,活动活动身体,看看窗外歇歇眼,再做做眼保健cao——他是自个儿做,康熙由梁九功帮他做。

“皇阿玛,您能不能让这些人写折子都简洁点,十句里面有五句是废话——辞藻是够华丽的,可是看多了容易审美疲劳啊!”

他可以理解这些人想在康熙面前显示自己才华的心情,可是看多了真的很累啊。

“那你说什么办?”康熙仰着头,任梁九功给他抚着眉骨,道:“朕还能规定,一篇折子只能写多少字儿?”

胤祚举双手赞成:“好啊好啊!”

“胡闹!”

胤祚不忿:微博还有一百四十个字的限制呢!短而精有什么不好?怎么就胡闹了?

做完cao,胤祚折子也不看了,扯了张纸开始写字。

“这是做什么呢?”

“写折子!”

康熙摇头失笑,道:“成,你写,写完朕先看你的。”

除了胤禛那一封冒名顶替的折子,康熙还真没见过胤祚正式的奏本呢。

胤祚写字的速度很快,思维又敏捷,是以康熙案上的一摞折子还没批完,他就已经写完了。

康熙拿起第一张纸,摇头失笑,这东西,说是折子,倒不如说是文章,居然有标题——关于奏章分类的建议。

不伦不类。

继续看了下去,发现里面的内容还是值得一读的,胤祚建议将奏章分为奏事折子、请安折子和直奏御前的密折三种。无论哪种折子,上折之人都需将奏折用封条密封,而后装入朝廷所发皮匣封存上锁,送交乾清宫内奏事处。由奏事处不识字的太监开锁,而后根据封面所示类别、等级等送往各处。

奏事折子需用黄色封面奏章书写,并在封面上用不同符号,区分轻重缓急等级,最重最急之事,直呈御前,其余分类后交内阁处置,经票拟后上呈皇上批阅,或发回各部。

请安折子、谢恩折子、贺寿折子等,皆用蓝色封面,由内阁统计后,随名册一同呈上,皇上闲暇时预览。

密折统一为黑色封面,凑事处一旦拆出,立刻原匣锁回,直呈御前。

所有奏折需在御前或内阁大臣处当面拆封,如有封条破损、奏折丢失等情形,追查到底,严惩不贷。

再后面就看出胤祚这小子的私心了,什么奏事折子需言简意赅,请安折子要文字优美,风土人情、油盐米价、好词佳句皆可呈报云云……

说白了——就是废话你都放到请安折子里写吧!爷再也不要将散文诗歌贺卡祝词什么的当理解来读了!

看完康熙摇头失笑,难为这小子眼睛一眨就是一个点子,为了偷懒也是拼了。

不过,法子确实是不错,能在减轻他负担的同时,让急务要务第一时间得到处置,最重要的是,所有折子在呈到相应的人面前时,经手的都是不识字的太监,且折子一律不许开封,在拆封之前连折子是何人所奏都不知道,这就大大增加了保密性,也没了底下那些奴才做手脚的机会。

还有风物人情,油盐米价等放在请安折子里说说,也能看出许多端倪来,须知江南曹寅等人的密折中,说的也就是这些。

招手将梁九功叫来,道:“将太子的折子送到内阁,让他们拟出章程来。”

里面还有许多东西过于笼统,如轻重缓急的等级如何划分等等,有不少细节需用完善,另外还要看如何同如今在用的规矩结合。

梁九功去了,康熙又翻开胤祚的第二个折子。

这篇折子倒是格式标准,就是字数太少了点——说现在的文章,整篇都是密密圈圈,看得人困难不说,也缺乏美感,所以建议引入西洋的标点符号。

后面是一大篇“附件”,里面注明十多种标点符号的用法,里面除了西洋标点,也包含了汉语中一直用的句读等符号。

不过这东西康熙却觉得没什么必要,他用了几十年的句读,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,想必其他人也一样。而且这东西不像折子,让他们怎么写就怎么写,这东西得让天下读书人都接受才行。

见康熙面露迟疑,胤祚忙道:“孔子说,三人行必有我师,别人好的东西咱们要学啊!您看古时候,连句读都没有,有时候老祖宗说的一句话,硬是被解了十几种意思出来——这不叫大有深意,这叫歧义!”

见康熙不为所动,胤祚再接再厉:“有了句读,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