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族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恶贯满盈重生男[直播]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16

分卷阅读216

    再大呼小叫。

自家老爷被贬谪西北,任个甚么上郡郡守,这贫苦之地,又是边塞,哪里是老爷这等文人该来的。可恨皇帝听信小人之言,说是老爷与前相厉昭一党有旧,竟是将堂堂国子监祭酒贬到这等鸟不拉屎之地,真真可恼。

说来也古怪,这西北之地几年来任官不少,可是来了都似是投石入湖,没溅起半点水花,便无影无踪了。想起这茬,春秋便有些惊惧,那些看新鲜的心思也消了大半。

“大,大人,那些官吏都失踪了,是死了么?”忍了片刻,春秋小脸发白,还是忍不住问道。要是自家老爷也这么被“失踪”,那可如何了得?!

章秉摇摇头,道:“休得胡言。”

他闭上眼,脑中却是思绪不断。

这几年,京城派任西北的官员并未失踪,说死了更是无稽之谈,他们只是被“缠”住了,一入西北便不得返。初时,还有书信来往,更有些官员让人送了家眷前往,渐渐的,朝廷便觉出不对了,几位西北的郡县长官已至考课之期,竟是无一人返京!

待等皇帝派了三四回人去查看,那些查探之人也是rou包子打狗一去不回。

当年厉弦失踪之后,皇帝便迫不及待地命平陆县令陆涛兼管西北狄丘之地,纳入治下,心满意足地吞了这肥得流油的西北新江南。

开始一两年,平陆县每每报奏粮食大丰收,就近充为西北边塞军粮,又有各色奇思妙想的玩意、冬麦珍粟等良种大批呈上,更搞到了许多厉弦弄出来古怪物事的奇怪图纸,一并奉入京城,可惜这等图纸据说只有厉弦和他手下几个懂行的管事知晓秘密,旁人看得眼晕都不知所谓。

皇帝本想要拆了那些高炉之类的“宝器”运至京中,却又怕再无人会装这些器物,平白废了,只得命平陆县好生看守,另寻能工巧匠来恢复这些能日产千斤铁水的好物事。狄丘一众干吏工匠和技师们,据平陆县禀报,说是在厉弦失踪后,便都散去,不知所踪了。

待得突厥蛮子再入陈国边疆,天下大乱,大燕陈兵边塞再也顾不上这西北小小一隅之时,那座古怪的高炉不知何时又开始冒出黑烟,西北的官员自此再也没人能回京。就连皇庄上种着的狄丘“宝种”,到得第二年,竟然减产大半,谷粒干瘪,哪里还像是什么祥瑞,简直便是“恶兆”!

皇帝怒而欲遣兵,却又被突厥压近边塞,夜不能寐,哪里还顾得上西北的事情。

只得派了一批又一批的密探入西北,只是尚未探个究竟,却听得一个名号越来越响——西北王。

听说此人是羌胡的神使,住在格和勒草原为穆都斯神所建的赤禾堡中,据说神使法力无边,手下有羌蛮信众无数,更有黑甲雄兵万众。

有人说他是羌蛮子,却也有人说,神使是个汉人,还是个早已不知所踪的燕人——曾经的厉大公子、大燕西戊校尉,厉弦。

听闻此讯,皇帝大怒,着人索隐居乡里的厉昭入京,谁知其人与家眷早已不知所踪。再查北配边塞的厉弢,却是在发配的途中便已落水失踪。

厉弦在大燕腹地根脚竟是在这两年间,不知不觉地拔了个干干净净。

西北之地若是在其兴起之时遣大军征伐,或许能灭祸端于萌芽,如今却是半点法子也无,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这非治之地、大燕身上的毒瘤,野蛮生长,再无可遏。

许是传说中的西北王出身大燕的关系,他并未揭竿而起,或是祸乱一方,甚至连商贾也不禁,只是在西北划地而治,默默地吞噬着大燕的子民和官吏,神秘无比。

这等不按套路的行事,让大燕朝廷上下头痛无比,却也一时心安,绥靖以待,顶着突厥蛮胡的凶残攻势,只作看不到西北一角。

章秉不但是国子监祭酒,也曾是帝师,更是厉弦在太学时的师长,走这一趟西北,固然是皇帝之命,更是他心中所愿。

西北之地,能活人。

他要看一看,这能活人的西北,这吞了数十万人不见一点水花的西北,究竟是“尧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;”还是“桀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。”

作者有话要说:  这一章,叽叽歪歪古言太多,又不好看又不好写,但是没法略过。见谅。

第147章我王

章秉雇的这车,是辆双轮马车,套车的也是匹有年齿的老马,虽是晃晃悠悠的有些慢,行在官道之上倒还平稳。

地近平陆,章秉让春秋打起车帘子,眯着老眼望向窗外的风光。

西北地旷人稀,原野广袤,往往几十里路都看不到几间屋几棵树,目之所及,土地干涸龟裂,野草枯黄,一派凋零景象……咦?

章秉正自悲叹民生艰苦,天时不利,却见几辆大车与他们相对行来。

那车是四轮的大车,两匹健马拉着,十几个壮汉坐在半敞开的车后厢中谈笑风生,人人手边皆有一件农具,不是锄头,便是铲子、耙子,更有些说都说不上来的古怪器械。尤其令人咋舌的是,这件件器具皆是精铁的刃口,寒光烁烁,怕是连兵卒的武器都做得。

“北货!”春秋也看到了那两辆大车上的人和东西,惊呼起来。

“北货”是这两年悄悄在京城行俏起来的精贵物件,尤以精铁器、彩琉璃与玉骨瓷等精细物件闻名于世。京中长街尾有一家南货铺子,升平元年之时,在那几十年的老铺旁边又新开了一家“北货铺子”,据说这后头站的是萧家人,萧皇后的“萧”。

因此即便这北货的来源甚是可疑,“北”中稍偏了点西,却也无人敢上门去打个秋风,问个究竟。形形色色的精贵北货便如此在京城,在大燕繁华的城池里慢慢流行开来。北货虽是比一般的同类物事贵了几分,却是真好用,尤其是那些铁器,往往以精铁为体,钢口为刃,端得是好手艺,更难得的是同一款物件,拿出来不差分毫,件件相同。

军器监曾征买了这铁器欲改为兵刃,哪知那铁刃口极难炼化,即便好容易炼化了,再凝结锻打之后,却又远不如原来的品质,更不要说有那雪亮的钢口了。除非是让大燕兵将改练锄头阵、镰刀式,否则这玩意绝无办法改成制式兵器。

也有不信邪的将士,极是喜爱这堪比宝刀的农具,索性将那收割用的镰刀,换去短柄,改装长木柄,制成了没枪尖只有镰的钩镰枪!也算得上是大燕军中一大奇景了。

可惜即便是这等精铁农具,北货中也是极少,更多的则是贵人老爷们喜爱的玉白骨瓷、色如彩虹的琉璃,还有乡绅种地所用的“金坷垃”肥料、白叠布等等。皇帝虽是不喜北货,却也禁不过来,便睁只眼闭只眼,任由北货“流毒”京都。待到西北气候已成,皇帝想禁北货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