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14
降天下盐价,造福万民的事情没多久,谢远就该离开了。
虽然新帝登基在即,虽然过年在即,可是,先帝以孝道和临终遗旨为名,困了七位藩王百日,已是极限,谢含英并不傻,知晓再不将七位藩王放走,必然要适得其反。
只是其他六位藩王便罢了,对着自己心中最喜欢的阿弟,谢含英心中是当真不舍。
因先帝临终时,谢含英膝下还一个儿子都没有,因此先帝特特当着很多臣子的面,令谢含英守孝一年便罢,一年之后,就要为皇室继续繁衍子嗣。
谢含英却也没有推拒。他并不是不知道身为继承了皇位的皇孙,他本应守孝三载,但周围三位皇叔虎视眈眈之下,他却也明白,早一些时候有个儿子,对他来说,也的确是一件可以缓解压力的事情。
谢含英此刻却是待在了早已被判定不会生育的婉贵妃清婉这里。
清婉虽因身体遭难之故,今年来几乎日日吃药,却也没能得到太医的一丝好转之语,但她本就身份清贵,又受圣人宠爱,且还是如今当权的洛平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,因此宫中并无人敢招惹她,倒是有几个品阶很低,低到根本很少见到谢含英的妃嫔跑来想要投靠她,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儿女送给清婉教养。
清婉见状也只是婉拒而已。
她彼时愿意以妾的身份嫁给谢含英,除却那诸多的不得已,剩下的,最重要的原因,便是她喜欢谢含英。
她心中早已思量好了,她喜欢着谢含英,若有朝一日,老天有眼,看在她日日吃那些苦药的份上,肯给她一个孩子,那便罢了,她必会日日感激万千神佛,将那个孩子好生教养长大;若是老天觉得她不配有孩子,那她便守着谢含英过日子。谢含英喜欢她一日,她便活一日。若有一日,谢含英不喜欢她了,或是死了,那她便也不再苟活,随他去了便是。
如此,那她还哪里需要旁人的孩子?
清婉的此番想法并未和谢含英说过,谢含英却是心中有数。
他毕竟是和清婉青梅竹马了几年,如今又做了几年夫妻,他自然也知晓清婉的心思,因此再想到偷龙转凤,让谢远把他的儿子送来的想法后,就立刻想到了清婉。
他的儿子清婉未必愿意养,但是,如果是阿远的孩子,无论男女,想来清婉都会真心相待。
其中缘故,谢含英心中明白,却因身份之故,并不能说出口。
这一日,他却也是难得忙里偷闲,跑到了清婉这里,与她说些闲话。
“阿远又要走了。”谢含英叹道,“我年幼时,身边虽有容英,却仍觉孤单。阿爹是太子,还因身子孱弱过于肥胖,且与阿翁年纪相差不大而常常被人勒令着,竟是连饮食之上,也不得快活。后来,阿爹故去,阿远来了。我原本对阿远极是警惕,不愿和阿远交好。奈何……缘分这等事情,着实不由人。我一心想要警惕阿远,却越警惕越觉得阿远的确是个很好很好的人,和他在一起,我很舒服,也很高兴。”
谢含英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:“阿远平日瞧着聪明通透,明明知道以他彼时的尴尬身份,其实,就算是聪明,也该收着点。偏偏每每无论是功课上诗词丹青上亦或者是其他方面,都要闲庭信步似的将我和比咱们年长好几岁的堂兄四皇叔压上一头,从来不知收敛。最可气的是,他的聪明也着实是天生的,天生的过目不忘,天生的举一反三,天生的……让人喜欢,明明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应该花很大的功夫,可是他太聪明了,这些对他来说,的确是手到擒来。他本该佯作努力些,也好让咱们服气些,看,是他努力很多,才会有这些。孰料阿远那个家伙,却每次都是轻飘飘的就把咱们给赢了,然后就开始对旁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感兴趣,偏偏阿翁也不拦他,每每只说阿远的话。”
清婉着一身碧色衣裳,在一旁坐着,静静听谢含英说话,却并不开口,只偶尔给谢含英斟茶,防他口干。
谢含英接着就笑了:“他也不太肯主动交好我,还是我主动和他交好,他才和我渐渐走在一起。我那时就觉得,这个阿远,明明是质子,却偏偏过得比我这个太孙还要自在快活。”
清婉此刻才笑着开口:“这才是阿远的真正聪明之处。”
真正聪明的人,才懂得在各种艰苦之中,让自己过得快活。
谢含英也笑:“正是。我……也是因着这个,才会觉得,能和阿远交好,真真是一件幸事。”尔后便望月长叹,“只盼我与阿远,虽相隔万里,情义不变。”
清婉淡淡一笑,道:“以阿远的性子,表哥不负他,他必不负表哥。是以,表哥若要和他情义不变,只消自己不变便是。”
谢含英听罢,侧首就去看清婉,双目清亮而有神,眸中情意缱绻。
“我不知自己将来是否会变。但是……我此生,不负阿远,更不负卿。对婉儿,情不变,对阿远,义不改。”
清婉听罢,脸颊淡淡的笑意,渐渐晕染开来。
却说谢含英到了第二日,便又给昭王赏赐了无数东西,末了还令想出晒盐之法的昭王,可以在免藩地十年盐税。
那些赏赐倒还罢了,除了金银之物,其余东西,贵重是贵重,却也只是给谢远摆着看充门面的,也就只有金银,能让谢远手头宽裕一些。
反倒是最后的免了十年盐税,倒是让谢远和远在藩地的何云墨大大的松了口气——要知道,谢远之前在藩地的各种招兵的政策,可是花费了不少银钱。更何况,昭地即将新建远山学院的分院,还有孟家医堂,以及各种善堂等等,却都需要金银支撑。
能免十年盐税,着实让藩地缓解了不少压力。
更何况谢远还想出了那等熬糖之法,而熬糖之法乃是谢远独有,到时候,也能为谢远赚上延绵不断的钱财,这才是纵然谢远心中有数,何云墨明知此举有风险,还敢跟着谢远干的缘故。
谢远知道了这个消息,也只是了然一笑而已,并未多想。
只在一旁看着管家跟他说长安城其他人家送来的各种礼单而已。
寻常礼品便罢了,管家说也说不完,只把那些格外送了贵重礼物来的人家说了。
“容王府送……还有金三万两,长安时下的布匹绸缎百匹,上好玉石……”
谢远听了,微微扬眉,对管家一招手,将礼单接了过来,细细瞧了一会。
管家也是从前跟着谢远的一个亲随,只是他当年跟着谢远打仗时腿受了伤,等治好后,便有些瘸,没法子上战场了。谢远知道他从前
虽然新帝登基在即,虽然过年在即,可是,先帝以孝道和临终遗旨为名,困了七位藩王百日,已是极限,谢含英并不傻,知晓再不将七位藩王放走,必然要适得其反。
只是其他六位藩王便罢了,对着自己心中最喜欢的阿弟,谢含英心中是当真不舍。
因先帝临终时,谢含英膝下还一个儿子都没有,因此先帝特特当着很多臣子的面,令谢含英守孝一年便罢,一年之后,就要为皇室继续繁衍子嗣。
谢含英却也没有推拒。他并不是不知道身为继承了皇位的皇孙,他本应守孝三载,但周围三位皇叔虎视眈眈之下,他却也明白,早一些时候有个儿子,对他来说,也的确是一件可以缓解压力的事情。
谢含英此刻却是待在了早已被判定不会生育的婉贵妃清婉这里。
清婉虽因身体遭难之故,今年来几乎日日吃药,却也没能得到太医的一丝好转之语,但她本就身份清贵,又受圣人宠爱,且还是如今当权的洛平大长公主的嫡亲孙女,因此宫中并无人敢招惹她,倒是有几个品阶很低,低到根本很少见到谢含英的妃嫔跑来想要投靠她,表示愿意将自己的儿女送给清婉教养。
清婉见状也只是婉拒而已。
她彼时愿意以妾的身份嫁给谢含英,除却那诸多的不得已,剩下的,最重要的原因,便是她喜欢谢含英。
她心中早已思量好了,她喜欢着谢含英,若有朝一日,老天有眼,看在她日日吃那些苦药的份上,肯给她一个孩子,那便罢了,她必会日日感激万千神佛,将那个孩子好生教养长大;若是老天觉得她不配有孩子,那她便守着谢含英过日子。谢含英喜欢她一日,她便活一日。若有一日,谢含英不喜欢她了,或是死了,那她便也不再苟活,随他去了便是。
如此,那她还哪里需要旁人的孩子?
清婉的此番想法并未和谢含英说过,谢含英却是心中有数。
他毕竟是和清婉青梅竹马了几年,如今又做了几年夫妻,他自然也知晓清婉的心思,因此再想到偷龙转凤,让谢远把他的儿子送来的想法后,就立刻想到了清婉。
他的儿子清婉未必愿意养,但是,如果是阿远的孩子,无论男女,想来清婉都会真心相待。
其中缘故,谢含英心中明白,却因身份之故,并不能说出口。
这一日,他却也是难得忙里偷闲,跑到了清婉这里,与她说些闲话。
“阿远又要走了。”谢含英叹道,“我年幼时,身边虽有容英,却仍觉孤单。阿爹是太子,还因身子孱弱过于肥胖,且与阿翁年纪相差不大而常常被人勒令着,竟是连饮食之上,也不得快活。后来,阿爹故去,阿远来了。我原本对阿远极是警惕,不愿和阿远交好。奈何……缘分这等事情,着实不由人。我一心想要警惕阿远,却越警惕越觉得阿远的确是个很好很好的人,和他在一起,我很舒服,也很高兴。”
谢含英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:“阿远平日瞧着聪明通透,明明知道以他彼时的尴尬身份,其实,就算是聪明,也该收着点。偏偏每每无论是功课上诗词丹青上亦或者是其他方面,都要闲庭信步似的将我和比咱们年长好几岁的堂兄四皇叔压上一头,从来不知收敛。最可气的是,他的聪明也着实是天生的,天生的过目不忘,天生的举一反三,天生的……让人喜欢,明明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应该花很大的功夫,可是他太聪明了,这些对他来说,的确是手到擒来。他本该佯作努力些,也好让咱们服气些,看,是他努力很多,才会有这些。孰料阿远那个家伙,却每次都是轻飘飘的就把咱们给赢了,然后就开始对旁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感兴趣,偏偏阿翁也不拦他,每每只说阿远的话。”
清婉着一身碧色衣裳,在一旁坐着,静静听谢含英说话,却并不开口,只偶尔给谢含英斟茶,防他口干。
谢含英接着就笑了:“他也不太肯主动交好我,还是我主动和他交好,他才和我渐渐走在一起。我那时就觉得,这个阿远,明明是质子,却偏偏过得比我这个太孙还要自在快活。”
清婉此刻才笑着开口:“这才是阿远的真正聪明之处。”
真正聪明的人,才懂得在各种艰苦之中,让自己过得快活。
谢含英也笑:“正是。我……也是因着这个,才会觉得,能和阿远交好,真真是一件幸事。”尔后便望月长叹,“只盼我与阿远,虽相隔万里,情义不变。”
清婉淡淡一笑,道:“以阿远的性子,表哥不负他,他必不负表哥。是以,表哥若要和他情义不变,只消自己不变便是。”
谢含英听罢,侧首就去看清婉,双目清亮而有神,眸中情意缱绻。
“我不知自己将来是否会变。但是……我此生,不负阿远,更不负卿。对婉儿,情不变,对阿远,义不改。”
清婉听罢,脸颊淡淡的笑意,渐渐晕染开来。
却说谢含英到了第二日,便又给昭王赏赐了无数东西,末了还令想出晒盐之法的昭王,可以在免藩地十年盐税。
那些赏赐倒还罢了,除了金银之物,其余东西,贵重是贵重,却也只是给谢远摆着看充门面的,也就只有金银,能让谢远手头宽裕一些。
反倒是最后的免了十年盐税,倒是让谢远和远在藩地的何云墨大大的松了口气——要知道,谢远之前在藩地的各种招兵的政策,可是花费了不少银钱。更何况,昭地即将新建远山学院的分院,还有孟家医堂,以及各种善堂等等,却都需要金银支撑。
能免十年盐税,着实让藩地缓解了不少压力。
更何况谢远还想出了那等熬糖之法,而熬糖之法乃是谢远独有,到时候,也能为谢远赚上延绵不断的钱财,这才是纵然谢远心中有数,何云墨明知此举有风险,还敢跟着谢远干的缘故。
谢远知道了这个消息,也只是了然一笑而已,并未多想。
只在一旁看着管家跟他说长安城其他人家送来的各种礼单而已。
寻常礼品便罢了,管家说也说不完,只把那些格外送了贵重礼物来的人家说了。
“容王府送……还有金三万两,长安时下的布匹绸缎百匹,上好玉石……”
谢远听了,微微扬眉,对管家一招手,将礼单接了过来,细细瞧了一会。
管家也是从前跟着谢远的一个亲随,只是他当年跟着谢远打仗时腿受了伤,等治好后,便有些瘸,没法子上战场了。谢远知道他从前